“立德树人”的重大战略措施,是高校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要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同时,各级党委要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突出的地位,强化对其的领导和引导,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共同努力的工作格局。构建思政育人的协同平台,这是一条夯实社会主义思想阵地、增强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各高校都在大力推行课程思政构建,将思政元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并对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更加坚定,最终使其成长为一个品德高尚、三观正确的杰出人才。

高校党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功能与目标

高校党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保障。实施课程思政教学,首先要保证课程思政教学的理念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是经过了历史的考验,是适合于中国现实、适合于广大群众的实践。高校要做好思政工作,必须从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入手。高校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建设一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持和坚强保障。从高校开展的党建工作来看,应当充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深刻认识到,党对高校领导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课程思政开展的重要引导意义。因此,必须关注高校教师、广大党员的信念坚定程度。只有确保大家具有足够的思想觉悟,才能保证课程思政方向不偏,且行稳致远。不仅如此,在党建工作的指导作用下,高校党委、各级党组织和在校党员以及青年教师,才可以实现高效互动,将各种不同的力量汇聚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教师的作用,从而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进程中,形成共识与合力。

高校党建统领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在我们国家,以党的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在高校关注党建的领导作用,注重党建对于课程思政的引导,加强其对于思想、组织、人才和文化等方面的协调作用。通过这一过程,更加彰显所具有的政治属性,让教师和学生的思想立场变得更加坚定。加强党建工作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只有在党建的大背景下,进行并推动课程思政,才能更加全面地完成培育新时代高质量人才这一重要目标。

课程思政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立体多元、具有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完成第一个百年任务,站在第二个百年任务的交汇时期,在面向“十四五”规划和更长时间的发展要求,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施课程思政,可以将知识讲授、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三个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将人才培养置于人才的全面、健康发展的框架之中。但在实践中,怎样把价值观引导融入到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之中,仍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因为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时间冲突,以及不同的教学学科专业,很难让全部的教师做到整齐划一。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开展课程思政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只靠开一些座谈会就能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党建工作能够协调各个学科的教育资源,它能够帮助高校找准人才培养过程中正确的政治方向。从党建工作的特点来看,不仅有自身独特的组织模式,同时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因此,能够在日常学习和培育过程中,传达出一个全程全员全方位的育人理念。以它为指导,我们能够发掘出各个学科的育人特色,突破学科的边界,共同发挥出各种课程的育人作用。

高校党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以高校党委、院系党组织为领导,以高校为中心,以教师为核心,在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下,以“大思政课”理念为指导,寻找切入点和实现途径,“以党建促课堂思政”,通过全体人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最终达到凝聚共识、合力的目的。

牢固树立党建引领课程思政理念。从理论上来说,课程思政应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将其作为党建工作的一个主要抓手,将各方的资源整合起来,从而产生出协同育人的合力。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高校党委应该从党建的宏观角度出发,对课程思政的建设展开最优的规划,充分意识到党建与课程思政之间存在的联系,从而指导党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的工作当中,将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相融合。在新的时期,应当进一步提升高校开展党建工作和完成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黏合程度,站在为新时期国家发展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高角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找准高校的定位和自身的办学方向,时刻牢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并基于此,做好各项工作开展的核心思想和关键命脉。在高校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中,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让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当前,在高校中已广泛地构建起了校党委书记、校长联系基层的机制,形成为广大学生讲党课、讲思治课的教学模式。这种做法,充分地反映出了党建与思政的结合理念,有利于学校领导对第一线的课程思政教学情况和学生的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充分地发挥学校领导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引领作用,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

加强高校党建推进课程思政机制建设。在以党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进程中,从长期来看,需要对相关保障机制进行不断健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以解决广大教师所关心关切的问题,从而来激发对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认同和行为引导,进而提升其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健全党对学科建设的引领体系。同时,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是学校工作评价的基本依据,学校党委要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如何把“课程思政”作为学校、院系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实绩,并把“课程思政”作为评价学校、院系党组织党建工作实绩、年度教学评估和党组织年度党建工作实绩等重要考评的主要依据,以一套系统的方式推动“课程思政”的有效落地。在评价体系实施过程中,要重视教师监督职能,强化教师监督考评,将“软指标”转变为“硬约束”,防止教师监督考评走过场,保证课堂思政工作的顺利、全面开展。

作者:常瑾,硕士研究生,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院质量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

基金项目: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名称“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大课程”思政的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研究—以北京市行业特色高校为例(课题编号YB2021132)。


责任编辑: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