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仁市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机遇,立足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依托重点园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着力“四个强化”,夯实“四大体系”,积极培育发展以锂离子电池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狠抓建链、强链、补链,形成了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2019年,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获批国家首批6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一、强化规划政策引领,夯实制度保障体系。一是科学规划引领。立足万亿级锰资源和产业基础,科学编制《铜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新型功能材料作为全市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集群,编制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为产业招商引资提供支撑、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二是政策激励支撑。出台《铜仁市关于振兴工业实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制定《铜仁市实体经济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意见》《铜仁市产业大招商突破年行动方案》《铜仁市推进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和市三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发展方案》《铜仁市发展改革委深化项目审批和优化要素配置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形成支持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完整的政策体系,为集群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三是组织机构护航。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金融、发改、工信、财政、科技、市场监管、税务等市直部门,及各区县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铜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拟定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集群建设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双千工程”推进,夯实主导产业科体系。一是“千企改造”提升。围绕“调结构、补短板、增效益”总体思路,引导企业通过优化工艺提高生产装备水平,将电解金属锰等初加工产能,转化为高纯硫酸锰、氢氧化镍钴锰、四氧化三锰等新能源电池材料精深加工产能。实施了松桃三和锰业、碧江金瑞、大龙红星、汇成等技改项目。如金瑞锰业年产10万吨锰基新材料技改项目,将原有传统电解金属锰生产线全部拆除,改造为生产质量效益好、绿色、高效的锰基新材料。二是“千企引进”落户。围绕主导产业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构建产业体系,凸显产业集聚效应。先后引进格瑞特、百思特、中南创发等一批优强企业入驻,碳酸锂、硫酸镍、电池梯次利用等一批新材料产业项目签约落户。目前,全市硫酸锰产量占全国80%以上市场份额,锂电池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产量占全国20%以上市场份额,碳酸钡和碳酸锶占世界产销量的三分之一,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占全国15%以上市场份额,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均占有主导地位。三是重点项目带动。以深化项目审批改革、开展企业帮扶、召开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为抓手,促进重大工业项目加快落地,快速推进。大龙年产3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年产1万吨新能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年产6000吨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等项目建成投产,能矿锰业煤电锰一体化、年产15万吨电池材料项目快速推进。目前,全市在红星锰业、汇成新材料、能矿锰业、中伟新材料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基础上,先后引进建成了格瑞特、百思特、甘肃金川、江苏北新、中星石墨等上下游产业链及补链型企业,形成了具备稳定的镍、钴、锰资源供应、锂电池成品生产、锂电池梯次利用及废旧资源回收利用较完整的产业集群体系。

三、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夯实技术支撑体系。一是推行科技服务。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锰系新材料产业实施重点科技攻关、研究开发和技术引进,建立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目前,已建成中伟新能源新材料、北新能源废旧锂电池梯次利用2个院士工作站、国家级火炬计划铜仁锰产业特色产业基地1个,省级电池用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企业技术中心4个、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2个、众创空间1个。二是推进企业创新。通过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申报科技项目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夯实在行业的“龙头地位”。中伟新材料研发的锂离子电池用高性能四氧化三钴的可控制备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红星锰业生产的高纯硫酸锰被科技部评定为全国重点新产品;汇龙新材料电池用硫酸锰直接除杂法技术国际领先,是行业标准《电池用硫酸锰》(HG/T4823-2015)的牵头起草单位;中伟资源的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利用技术被列入工信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三是推行校企合作。鼓励引导高校和龙头企业在人才引进培养、技术攻关、科学实验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和促进科技成果转换。能矿锰业与贵州大学合作开展锰渣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年处理5000吨锰冶金渣资源化利用中试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汇成新材料通过与贵州大学、贵州理工学院、铜仁学院及湖南汇通高新储能材料公司合作申报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用锰系正极材料制备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获今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采用新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原料成本降低22%,用电消耗降低90%,耗水量降低50%。依托此生产工艺,近三年,企业盈收约10亿元,利税2亿元,节电3.65亿千瓦时,锰系正极材料及其基础材料产业产值规模超百亿元。

四、强化产业协同发展,夯实产业生态体系。一是强化生态协作。突出产业互联,以有机耦合、循环利用促进锂电池原材料产业迅速发展,全市形成从锰矿——电解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硫酸锰——锰酸锂、氢氧化镍钴锰三元材料完整产业链,配套建成格瑞特等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引进中伟资源、北新能源、红星电子等多家锂离子废旧电池回收处置和梯次利用企业,建成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扩大原料供应和降低原料成本等社会、行业、企业多赢的产业生态系统。二是强化专业协作。在投入产出比、盈亏平衡点上,利用各自产业优势互补,促进资源高效利用。上下游生产环节原材料就近供应,如能矿锰业的液体高纯硫酸锰通过架设管道,作为原材料直接输送到中伟新材料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车间生产线上,既降低了企业物流及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三是强化整体协作。充分挖掘新型功能材料发展底蕴、激发工业发展潜力,培育出大龙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铜仁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国家级示范基地三块“国字号”招牌。建成大龙华电及能矿锰业热电联产项目,企业发电产生的蒸汽为汇成新材料、红星锰业、中伟新材料、鹏程新材料、福泉新材料等企业供热,热电联产整体布局下,企业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锂离子电池新材料企业与企业之间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为铜仁锂离子新材料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申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