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晚,北京国家大剧院戏剧场内黄梅飘香,暖意融融,伴随观众热情洋溢的掌声,黄梅戏《徽州女人》徐徐落下帷幕。至此,“黄梅戏《徽州女人》20周年纪念演出”北京站第五场圆满结束。

演出谢幕(摄影凌风)


当晚,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王晓晖,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虞爱华,市领导董磊、王爱武和首都各界近千名观众观看了演出。同时,黄梅戏《徽州女人》的编剧和导演之一陈薪伊老师、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老师、该剧舞美设计高广健老师、著名主持人赵普老师及众多文艺界同行也前来捧场道贺。

演出结束后合影


演出结束后合影


黄梅戏《徽州女人》在国家大剧院已连演五场,引起了观众强烈反响,还获得口碑票房双丰收。回顾在京历程,从2008年至2019年,再芬黄梅就与国家大剧院建立起11年的友谊关系,韩再芬老师塑造的经典舞台艺术形象——“女驸马”“徽州女人”也是国大舞台的“常客”。


《徽州女人》剧照(摄影凌风)


今年十一月份,再芬黄梅的关键词是“致敬”和“感恩”,“黄梅戏《徽州女人》20周年纪念演出”就是致敬时间——致敬令人难忘的1999;致敬艺术——致敬为创造而集合在黄梅戏旗帜下的艺术家。感恩党和政府的关怀,观众的一路相伴;感恩遇上好时代,遇上一批志同道合的主创团队。


《徽州女人》剧照(摄影凌风)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随着娱乐方式的多种选择,黄梅戏在经历了又一轮发展高潮之后,陷入了低谷。而《徽州女人》的问世,给处于低迷中的黄梅戏打了一剂强心针,这是韩再芬亲自策划并参与创作演出的首部创新性剧目。《徽州女人》这部黄梅戏的划时代革新之作,20年以来,影响巨大,囊括诸多奖项,至今长演不衰,受到国内、港澳、海外观众的热烈追捧.


《徽州女人》剧照(摄影凌风)



五场演出近五千名观众现场观看。“一千个观众,心中却只有一个徽州女人”。每每大幕拉开,“上世纪初,在古老的徽州,有一个或一群女人的命运是这样的——”,“嫁”“盼”“吟”“归”这四个字是她们一生的命运轨迹。韩再芬老师塑造的“徽州女人”对人生和生命的美好期许,善良隐忍包容的品性,以及执着的精神带给观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徽州女人》剧照(摄影凌风)


“二十年前的《徽州女人》,真是令人又爱又生疑,爱她的唯美和纯真,疑她是否符合戏曲传统,有没有背叛正宗的黄梅戏?好在有时间淘洗。二十年,经不起时过境迁的,多少戏昙花一现再不见踪影。而彼时引起过争议的《徽州女人》,不仅容颜依旧,常演常新,且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认可,知音的队伍越排越长了。究其原因其实简单,人们喜爱某一艺术作品,无非是能在其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共鸣。”资深媒体人何素平在京看完演出后说。


《徽州女人》剧照(摄影凌风)


当天下午两点半,应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邀请,安徽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安徽韩再芬黄梅艺术基金会顾问方可老师在新闻发布厅做一场主题为“水流云在 且听风吟——浅谈黄梅戏《徽州女人》审美特征及经典意义”的讲座,他从“文本和剧本”“导演和表演”“唱腔与音乐”“继承与创新”多个角度剖析这部经典之作,他总结道:“是的,一出戏的确救活不了一个剧种,《徽州女人》诚然,黄梅戏诚然。20年来《徽州女人》所带给观众的审美体验,所呈现的经典意义,借用一句文学语言来描述、概括、总结,那就是:水流云在,且听风吟。”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韩再芬与《徽州女人》相辅相成,她坚信有“营养”的作品必须是读得懂、传得开、留得下,具有感染力,为广大人民所喜爱的作品。今年晋京展演,韩再芬老师和再芬黄梅依然肩负着传扬黄梅戏文化的时代担当……

责任编辑:申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