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航空业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数字化成为业界公认的新价值增长点。由此,包括本土航空企业在内,多家巨头开始积极布局航空产业数字化“蓝海”。

业界人士认为,对当今的航空业来说,数字化意味着安全、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而中国航空产业的数字化是一座“富矿”,将为全球创造新的庞大商机。

多家企业布局航空数字化

中国政府部门和本土航空业对新技术的应用一直持积极态度。

2018年,中国民航局发布了《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多家航空公司随后相继宣布解除“手机禁令”,此举被业界视为中国正在加速构建航空客舱空中互联网新生态圈。

而在最新公布的2019年民航发展目标中,中国民航局更是进一步提出,要促进民航“无纸化”服务提质升级,鼓励人脸识别、自助值机、自助托运、智能问询等系统建设,探索人工智能、生物特征识别等新技术与民航安保工作的融合,推进空中接入互联网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在利好背景下,空中互联的“蓝海”市场清晰可见,多家企业开始将触角伸向了高价值的航空业。

2019年新年伊始,南航在其国内航线上全面展开网上选座业务,并大力推进电子登机牌等服务。

总部位于广州的南航拥有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民航机队,在2018年为超过1.39亿人次旅客提供了航空出行服务。最新统计显示,数字化选座服务推出后的第一周,就有约75%的旅客通过数字化手段预选座位,相比该业务开展前增长了125%。

之前,作为数字化战略的一部分,南航已于2018年上线了“南航e行”,将移动互联网与航空出行全流程服务结合起来,整合航空旅游上下游行业资源,打造了集成一站式服务的南航移动应用平台,为旅客提供出行门到门的服务。

国内另一大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则在2018中国航展上宣布,携手霍尼韦尔公司为其机队提供辅助动力装置和售后服务,其中就包括GoDirect互联维护技术,即基于数据的预测性维护技术。

据了解,通过这一先进技术,航空公司可以连接飞机,下载辅助动力装置维护和故障等相关数据,而这些数据会以直观的、视觉化的方式传递给飞机维护团队,以帮助他们对即将发生的硬件故障进行高准确率预判,同时识别尚未发生的潜在问题或故障,使工作变得更加主动、高效。

2018年11月,阿里巴巴集团与中国商飞合作的“王坚大飞机工作室”成立,探索在中国大飞机研制中采用智能制造技术。

这一合作无疑开启了中国互联网技术企业与本土商用飞机制造商合作的新局面。据悉,未来双方将共同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与商用飞机制造领域深度融合,实现商用飞机研发、制造的数字化。

除此之外,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也从2018年10月29日起,每天在上海浦东机场出发的15个航班上“试水”无纸化便捷出行——从机票预订、支付、值机到登机,旅客全程均可享受电子化服务,而这是国内首条实现全部无纸化的地区/国际航线。

“数字化已经成为全球航空业公认的新价值增长点,而中国的数字经济和基于数据、互联技术发展起来的技术企业已经居于世界前列。”霍尼韦尔航空航天亚太区副总裁徐军表示,新技术的注入将令航空产业大有作为。

航空产业数字化价值凸显

对当今的航空业来说,数字化意味着安全、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这令它在航空制造和民航运营方面拥有巨大的价值。

目前,飞机是全球单个价值最大的“重资产”商品,它长达数十年的漫长生命周期创造出了从研发到运营、维护等环节众多且价值巨大的产业链。同时,飞机还是个不断产生海量数据的“大块头”。比如,每架波音787梦想飞机年产生数据量就能达到TB级别。

在徐军看来,对于飞机制造商和系统供应商来说,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如今,飞机从系统设计开始,就已应用“数字孪生”技术,使得设计、研发和调试的效率大为提升,成本则相对降低。

在公众相对熟悉的民航运输业,不少航空公司正通过新的数字化手段,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以便拥有更智能且安全的飞机、更好的飞行体验和更低的运行成本。

而这一切无论对航空公司还是每一个搭乘飞机的乘客来说,都意味着不一样的飞行:航空公司可以通过基于大数据的设备健康预测来降低维护成本,乘客则可以在“互联飞机上”体验和地面一样顺畅的通信和娱乐服务。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于占福说,民航业有个通俗但非常生动的表达,“飞机只有在天上飞时才是真正赚钱的,一落地就意味着创收的暂停”。也就是说,如果技术人员能够通过数据对飞机的“健康状况”进行感知和预测性维护,尽可能增加健康飞行的小时数,那么就可以进一步降低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得到更好的经济结果。

“让人欣慰的是,‘更加电气化的飞机(MEA-More Electric Aircraft)’已经成为飞机设计和制造领域内的一个重大趋势,越来越多传统的机械/液压飞机模块正在快速经历电气化升级。”于占福说。

他解释说,当今飞机的“健康状况”很大程度上已能够通过这些电气化系统实时产生的运行数据向外传递,专业技术人员对这些丰富而精细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对飞机的状况作出及时评估,并选择合适的时间点进行维护保养和部件的更新替换。

“全球航空业正处在一个由快速拉升的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的关键时间节点上,并试图从这一转变中挖掘出更大的价值和更多的机会。”于占福说。

数字化重塑航空产业链

“中国是全球航空业瞩目的高增长地区,其发展活力和潜力让人激动。中国航空企业和主管部门对新技术的关注和行动,让我们看到,中国有可能通过航空数字化为全球创造新的庞大商机。”徐军说。

中国民航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航空运输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6.1亿人次、货邮运输量73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9%和4.6%。根据国际民航组织预测,中国有望在2024到2025年成为全球最大民航市场。

业界权威人士表示,在天然具备大数据特征的航空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意味着航空企业需要探索新的运行方式,也意味着新价值和新机会的诞生:航空企业可以通过有效收集与整合海量数据,分析它们的流动趋势,塑造出行业的“全景图”和客户的个性化“数据塑像”,并据此创造出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手段。

2017年,波音全球服务集团正式投入运营,当年营业额达到146亿美元,其最大业务就是数字化运营。其中,波音全资子公司杰普迅通过提供导航工具和服务,年营业额超过10亿美元。

“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和中等收入群体,让中国成为全球最激动人心和最有活力的民航市场。”波音公司民用飞机市场营销副总裁兰迪·廷塞斯说,随着中等收入群体对经济的拉动,以及新技术带来的飞机能力和效率提升,中国民用航空市场的未来将非常令人振奋。

根据波音公司预测,作为全球唯一的万亿美元级民用飞机市场,中国未来20年间将需要7690架新飞机,总价值达1.2万亿美元。同时,中国庞大的机队也将需要总价值达1.5万亿美元的航空服务。

“数字化时代为飞机研发、民航运营和维护打开了新的天地,带来巨大价值。在全球航空业数字化的大趋势下,行业的边界正在被打破。而对中国来说,航空产业的数字化既是自身产业升级的需要,也为全球航空业创造了新机会。”于占福说。


责任编辑:高文昭